(續上篇內容)
Cannonball Adderley使用的吹嘴是紐約版Meyer。它的側壁(sidewall)打磨得很圓滑,反射板是RollOver類型的反射板,做工非常的精緻。這個時期製作的Meyer吹嘴以做工精細的高品質膠木吹嘴而聞名於世,音色渾厚,倍音豐富。由於它的性能以及稀少的緣故,紐約版Meyer吹嘴現在成為了最有價值的古董吹嘴的代表之一了。另外,Meyer吹嘴有3種不同大小的內膛(S,M,L),S內膛音色偏亮,L內膛音色偏暗,所以中音薩克斯樂手們最喜歡M內膛的吹嘴。Aizen NY吹嘴就是以紐約版Meyer吹嘴的M內膛為基礎製作的。
紐約版Meyer吹嘴 (內腔是圓形的!)
Aizen NY吹嘴
另一方面,美國加州等西海岸地區則流行Cool Jazz (酷爵士)。和Hard Bop相比,Cool爵士節奏輕快,更富有浪漫風格。中音薩克斯的Art Pepper,Paul Desmond,次中音薩克斯的Stan Getz,Zoot Sims,上低音薩克斯的Gerry Mulligan等許多白人薩克斯大師推動和促進了Cool爵士的發展。
Art Pepper(帥哥,而且我也很愛他的音樂,這張CD可是名盤!)
Art Pepper也是使用過不少種吹嘴,其一是M.C. Gregory,稍後會見到他
其二是Runyon
Paul Desmond 柔音神人
Paul Desmond以極其通透澄清柔軟的音色而聞名。他使用的吹嘴是MC.Gregory的Model A型號。這個吹嘴的特徵就是,嘴貼部分的膠木材料非常薄,因此氣息的振動能夠高效的傳播到吹嘴上去,在結構上它有著圓滑的側壁合中等大小的圓形內膛,全部由手工打磨而成。現在MC.Gregory吹嘴也是非常珍稀的吹嘴。
MC.Gregory的Model A吹嘴
Zoot Sims
Gerry Mulligan(當時把爵士巴薩吹到新境界的人)
Mulligan使用的是GALE
Stan Getz 一代巨匠!
Stan Getz的音色非常獨特,這主要是由被稱為DoubleLip吹奏法的嘴型而產生的,他使用的是OttoLink斜標(SlantSignature)這款膠木吹嘴。這款吹嘴之所以被稱為“斜標”是因為在吹嘴的表面上“OttoLink”這行文字是以45度角傾斜著印上去的。最早期的斜標比其他年代的斜標,內膛要稍大一些,反射板更低一些,音色也更有低沉厚重的成熟男人味道。從中期開始,OttoLink斜標的開口號數移到了側面,哨床加寬了一些,反射板也加稍稍提高了一些,因此吹嘴的尖銳感也有所增加。現在,OttoLink斜標堪稱為最貴重的次中音膠木吹嘴。
Otto Link斜標
早期
Getz一生曾使用過不少款吹嘴, 其中一顆必須介紹一下,這是由 Stan Getz 的女兒 Beverley Getz 提供爸爸的吹嘴,並由 Drake這家廠商製造,
由 RS Berkeley 樂器公司銷售的一顆完全仿造 Stan Getz 晚年使用的手工吹嘴。據說是仿造到連上面的齒痕都一樣打出來?!
傳送門:
http://www.neffmusic.com/blog/2011/01/stan-getz-legend-series-tenor-saxophone-mouthpiece/
中後期
1960年代:Modal,自由爵士等全新的爵士流派開始流行。John Coltrane根據Modal爵士理論開創了一種嶄新的演奏風格,這種風格又被稱為Sheetsof sound。他使用的吹嘴是OttoLink的ToneMaster型號。這款吹嘴本來是一款低反射板音色幽暗的吹嘴,後來他自己動手用橡皮和粘土改造了吹嘴的反射板。這是一則很有名的軼事。因為這次改造徹底失敗了,導致的結果就是Coltrane失去了自己最喜歡的一個吹嘴。他另找了一個吹嘴來代替,但是這個吹嘴反應不夠靈敏,沒法進行快速的吹奏,因此Coltrane只能用它錄製一些慢節奏的曲子,這張唱片就是在爵士歷史上名垂千古的名盤《Ballads》。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阿~
John Coltrane 擁有神之Bebop手指的男人
Otto Link Tone Master吹嘴
名盤《Ballads》
1970年代以後:爵士樂和搖滾等其他類型的音樂不斷融合,產生了Fusion這種全新的音樂形式。這一時期,以獨特的聲音和演奏贏得大量人氣的DavidSanborn,使用的是BobbyDukoff的SuperPowder Chamber這款吹嘴。在他之後憑藉Smooth爵士而一躍成名的Kenny G也使用Dukoff吹嘴。
David Sanborn
Bobby Dukoff Miami D8中音吹嘴
Kenny G 無人不知的他
Bobby Dukoff Miami D8高音吹嘴
Dukoff以前也製作了很多不同型號的吹嘴,這款吹嘴(Super Powder Chamber)和以前的型號的最大區別就在於,他把Roll Over反射板和細長的Step反射板組合在一起設計出了一種獨特的反射板形狀。這種新型的反射板能夠得到明亮,尖銳的聲音,這使薩克斯即使在和電子樂器同台演奏時也不會被掩蓋住聲音。另外,Dukoff採用Silverite這種特殊的金屬材料來製作吹嘴,這種材料很軟,很容易損壞,因此必須很小心的使用。
Dukoff 黃銅吹嘴
Dukoff 純銀吹嘴(其實就跟原本的長一樣啦 哈哈)
Dukoff 水晶吹嘴 (wtf...)
Dukoff 膠木吹嘴
內腔好有特色阿...一堆爪痕qvq
從1970年代後期開始,以KennyG,Grover Washington Jr. 等為代表的Smooth爵士流行起來。
Grover Washington Jr.
以BreckerBrother Band活躍於舞臺的次中音薩克斯大師MichaelBrecker使用的吹嘴從最早的OttoLink換為Dukoff,最後換成了Dave Guardala(一開始是Stadio,後來換成了MB型號)。在80年代到90年代這段時期,Bradford Marsalis,Dave Liebman等大師都使用DG吹嘴(事實上DG專門為上述三位大師設計了以他們的名字命名的型號)。
Michael Brecker
Bradford Marsalis
Dave Liebman
Dave Guardala Stadio手工版次中音吹嘴
Dave Guardala MB手工版次中音吹嘴
Dave Guardala MBII手工版次中音吹嘴
Dave Guardala Bradford Marsalis手工版次中音吹嘴
Dave Guardala Dave Liebman手工版高音吹嘴
順便推薦 這個網站: 上述的圖就是從這來的哦! 非常有趣的網站 http://www.saxophon-service.de/archiv/bildergalerie/mundstuecke/
當時的手工版的DG吹嘴身材細長,做工非常精緻,非常受歡迎,手工版吹嘴製造終止之後的雷射加工版也非常有人氣。(就是用CNC這種機械加工的方式進行生產的吹嘴。)DG吹嘴有著明亮的音色,通常被稱為高反射板系列的吹嘴。特別值得一提的是DG吹嘴的阻力很小。只用一點點氣息就可以吹響,長時間吹奏也不會感覺疲勞,因此迅速贏得了專業樂手們的喜愛。手工版的DG吹嘴現在的價格都非常的昂貴。(ebay上的價格通常都是1000~2000美金)。
同一時期,也在70年代後期開始活躍於舞臺的Post Bop爵士大師的Kenny Garrett,在大多數使用Meyer的爵士樂手中比較獨樹一幟,使用的是Selmer的soloist短尾版吹嘴。在這之前不太引人關注的Selmer Soloist吹嘴,隨著他的使用而在美國東海岸一下子人氣爆漲起來。從最初的型號開始soloist就一直採用獨特的馬蹄形內膛。即使在今天,因為在演奏爵士時反應非常靈敏,soloist的短尾版吹嘴仍舊很受樂手們的喜愛。Aizen SO吹嘴就是根據這個soloist型號為基礎而設計製作的。
Kenny Garrett (有來過台灣,多少有聽過吧!?)
Selmer Soloist短尾版吹嘴
Selmer Soloist長尾版吹嘴
Aizen SO吹嘴
結論:在爵士樂的初期發展階段(距今約百年前),只有為數不多的寥寥幾種吹嘴。伴隨著一路上各種不同的風格流派的產生以及不同樂手們的要求,各種各樣不同的新款式吹嘴也產生了,在市場上百花撩亂,這對於現代的我們來說是好事、也是壞事,因為這代表著雖然選擇很多樣,但我們要挑出一顆最適合自己的吹嘴就更難了XD。
延伸閱讀: 近代諸多爵士樂手的使用吹嘴比較表: http://mysite.du.edu/~abouton/mpce.html
以上是這回的爵士吹嘴文章,希望你喜歡。
重新撰文&整理:李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