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 Alfred Reed    : Curtain up! 

呂德:幕起之時! 

  著名的美國作曲家Alfred Reed(1921-2005)一生作品無數,他最知名的作品有 Armenian Dances(亞美尼亞舞曲I&II)、El Camino Real(王者之道)、The Hounds of Spring(春之獵犬)等。這首曲目乃是受到美國伊利諾市樂隊的委託,為了探索在20世紀中佔有重要地位的音樂風格”音樂劇”而譜寫而成的,因此曲目的副標題為"給管樂團的劇院序曲"。作為一首原創的音樂作品,除了開頭使用Reed個人喜愛的熱鬧動機(與其另一作品"Viva Musica!"有些許相似)展開後,這首曲子並包含了六個片段:Opening Fanfare、Bright Two-Step、Romantic Ballad、Soft Shoe Novelty、Latin Production Number、Jazz/Rock Finale,雖然每一段落都各自有著相異的音樂風格,但都充滿著百老匯的音樂氣息,最後在爵士與美式搖滾樂中熱鬧作結。

2.  Concerto for 4 Horn :Heinrich Hubler

胡伯爾:法國號四重奏協奏曲(撰寫: 林志成)

  卡爾·希恩維奇·胡伯爾1822年出生於德勒斯登,1844年到1891年擔任德勒斯登皇家宮廷管弦樂團的法國號手,1851年到1886年也被授予皇家室內樂大師的頭銜。當時的法國號樂器正發展於有活塞按鍵的初期,當時的舒曼正為改良式的法國號譜寫四隻法國號協奏曲,胡伯爾是第一位首演的法國號演奏家之一,同時也激發胡伯爾譜寫自己的法國號協奏曲。這首為四隻法國號的作品共有三個樂章,第一樂章是莊嚴的快板,用了三和弦的手法,中段轉入小調,如同舒曼的寫作般讓法國號堆疊的和聲及快速的半音階樂段展現樂器原始的優勢,第二樂章是抒情詩般的慢板,主題後進入小調,將浪漫色彩的音樂稍做變化再回到主題句。第三樂章是一個快板,帶有獵號般的愉悅貫穿樂章,相互呼應,並回到最先的三和弦直到結束。

3.  With Heart and Voice:David R. Gildingham

季林漢:悸動與樂語

  With Heart and Voice 為一首接受Scott A. Jones委託所創作的作品,為慶祝蘋果谷高中(Apple Valley, Minnesota)創校25週年的作品。作者於2000年探訪了學校的學生與教師後,在精神上受到相當大的鼓舞,便在心中暗自決定:本作品必需充滿濃厚的藝術氣息。樂曲的主題方面,一則採用此校的校歌,二則使用源自於古西班牙的讚美詩 ”Come, Christians, Join to Sing”。並且引用了基督徒Henry Bateman在1843年為此讚美詩的第一行寫下“Let all, with heart and voice, before his throne reject”作為曲目的標題。樂曲從寧靜、憂慮的氣氛開始,以聖歌的動機為主,不斷呈現各種變形;第一段鋪陳至大音量後呈現暫時的平靜狀態,由長笛抒情獨奏後,進入銅管華麗的信號曲,隨即展開以小調變奏的緊繃樂段,這裡藉由各種快速的拍號變化與速度轉換、使聆聽過程充滿新奇的感受,亦象徵著這學校曾受到的諸多挑戰。最後再由銅管吹奏出校歌莊嚴的主題,代表著學校長久以來的努力終究克服了重重的障礙。整首曲目除了融合了兩種動機描繪出面臨挑戰、艱困地克服後通往希望的心境,以及未來期許,並非常充分運用了擊樂的音響效果,屬於管樂曲目中經典的神曲之一。

4. Carl Wittrock: Lord Tullamore

維托克:杜拉摩爾聖地

  「Tullamore」源自於愛爾蘭語中的「An Tulach Mhor」,這個詞的意思是"壯麗的山巒",亦是位於愛爾蘭的一個城鎮。此曲為荷蘭作曲家Carl Wittrock所作,他運用了激勵人心的愛爾蘭民謠曲風,開頭先以打擊樂強而有力的節奏,配合銅管震憾的信號序曲,緊接著是快而輕盈的奏出富有愛爾蘭民謠風格的旋律,富含著舞蹈感;抒情的慢板則令人聯想到杜拉摩爾那美麗遼闊的景色;第三段演奏了一段充滿民俗舞蹈風格的旋律後,開頭的動機再現,並加入曾出現過的兩段動機、互相交錯迴盪,最後在亢奮震撼的情緒下做結。

5.  Japanese Graffiti IV:Kosaku Dan / Atsuhiro Isozaki

日本風情畫4 -彈厚作 作品集

  彈厚作是日本有名的作曲人”加山雄三”作曲時的筆名,同時身兼演員、畫家身分,他在自己主演的《若大將系列》常為每一部電影寫歌,獲得觀眾青睞,至今仍然活躍在日本歌壇。這首日本風情畫是佼成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樂譜,收錄&改編了他著名的三首歌曲;第一段為" 君といつまでも "(與你天長地久),用到了日式演歌慣用的三連音樂句,充滿昭和時期懷舊的愛情情緒。第二首” お嫁においで ”(嫁給我吧)原先是一首夏威夷風的輕快歌曲,此處改用爵士樂隊的"Dixieland"形式,在活躍的爵士鼓伴奏下,讓豎笛、長號、小號等樂器同時SOLO。第三首 ” サライ ”是加山雄三與谷村新司合作製作的歌曲,是日本電視台每年一度特別節目「24時間電視」的主題曲;這裡用了富有感情的中音薩克斯風獨奏來詮釋這一段的旋律,最後曲目在盛大之中作結。


6.  Do-Re-Mi:Richord Rodgers / Takashi Hoshide

Arr.星出尚志:真善美

《Do-Re-Mi》是1959的年美國電影作品《真善美》的著名歌曲,作曲者為Richard Charles Rodgers。在故事中,雖然崔普上校在其妻子去世後,不允許孩子們嬉戲,但女家教-瑪利亞仍用這首樂曲教孩子們歌唱,這首歌的每句歌詞開頭都用音符的唱名配合一個同音的英文單字來演唱,增加趣味性,亦是初學英語常用的一首歌曲教材。本管樂隊改編版為日本作曲家-星出尚志在1992年出版的作品。


7.  Warsaw Concerto:Richard Addinsell / Willy Hautvast

阿丁賽爾:華沙協奏曲

   《華沙協奏曲》(Warsaw Concerto)是為電影《危險的月光》(Dangerous Moonlight)而特別創作的;這部音樂作品為英國作曲家理查德·阿丁賽爾(Richard·Addinsell,1904-1977)所作,他出生於牛津,在倫敦皇家音樂學院及維也納接受教育、主要從事創作歌曲和電影音樂,《華沙協奏曲》是他的代表作;宏大的旋律背景、悲歡離合的情緒描寫(富含拉赫曼尼諾夫式的情感)以及迷離的音樂色彩,觸動著聽眾的靈魂深處。《危險的月光》是一部在戰時拍攝的愛情片,它以納粹德國入侵波蘭為背景,以倒敘的手法講述了二戰時期一段淒美的愛情故事:男主角拉扎基(Stefan Radetzky)是一位有才華的鋼琴手,也是一位參加抵抗活動的波蘭飛行員,他在英國執行任務時負傷後,住進倫敦的醫院,這時偶遇一名來自美國的女記者,兩人從相識到相戀,產生了深厚感情,但面對戰爭這種殘酷現實,拉扎基最終作出艱難的決定,暫時離開戀人,回到災難深重的祖國波蘭抗擊納粹;電影在1941年推出,六十多年後的今天,影片《危險的月光》基本上已淡出人們的記億,但《華沙協奏曲》作為經典的曲目,保留了下來。

8. Clifton Williams:Symphonic Dance no.3 

威廉斯:第三號交響舞曲


  James Clifton Williams,Jr.(1923-1976)是一位美國的作曲家、鋼琴家、法國號演奏家以及音樂教育家,曾以法國號演奏者的身分活躍於新奧爾良、休士頓、奧克拉荷馬、聖安東尼等交響樂團,亦以出色作曲家的身分於世界舞台廣為人知,甚至曾擔任美國陸軍鼓號樂隊的指導者。這一首第三號交響舞曲是他在1965年完成的,乃是他個人譜寫的五首交響曲中的第三部,由於難度適中又能夠展現出良好的演奏效果,至今仍然是世界各地很容易見到的經典曲目。樂章首段以強勢來襲的銅管聲浪營造緊張氣息,隨即進入貫穿全曲、熱鬧的叢林風格舞曲,以低音頑固節奏為基底,並充分利用打擊樂器、木管、銅管三者的聲音特色交錯成此段,並不時穿插小號、長笛及木管聲部的慢板優雅獨奏,旋律充滿濃濃的1960年代古典音樂舞曲的風味,能量醞釀至尾聲時在長號華麗的滑音襯托下,熱鬧的結束全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heyuan0624s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